苦笑!真实的创业故事

佚名 举报 | 买帖

送走了客人,董平关了灯,呆坐在空荡荡的会客室里。

褪下伪装,他再不是那个器宇轩昂,侃侃而谈的人。

从国外回来这五年,也是他创业的五年。明天是欠款到期的日子,他的人生,还没等来转折。

五年前的董平,意气风发,不顾导师和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到国内。

那时候,正是创业热兴起的时代。甚至不需要前期的数据和计划,只要能讲好一份ppt上的故事,就能换来大笔的资金和扶持。

董平坚信自己也会成功,将来和巴菲特喝咖啡并不是梦想。为了自己的愿望,他争分夺秒。

构架出几年来都在思考的选题项目,列出具有普遍认知的痛点,然后设想通过多种方式去解决它。

回国后第三十五天,他站在某基金会的会议室里开始演讲。

他成功了,但也失败了。一个将来要覆盖全国的大项目,这些人竟然想用200万就占12%的原始股份。心理落差太大,董平愤怒地摔门而出。

他各处去路演,因为项目的评估不错,各种投资者蜂拥而至。后来的董平已经不用去别的地方,只要把几个投资人约在某个朋友的咖啡馆里,一起谈判。他希望能让投资人互相竞争,催发自己项目的热度,让大家看到潜力。

投资人互相见面,警惕意识多了,对他的项目谈得非常谨慎。他希望热血沸腾的场面没出现,倒是经常有尴尬无言的情况。

投资人可以等,他却不想浪费时间。觉得还是大家没看到产品,所以没有押宝。于是用大部分积蓄,把自己构思的项目落地:租场地,搭建影棚;找编剧、导演、摄像、演员;找动画,建模,作曲,包装……除了组建公司,还外包了相关的的工作,他废寝忘食拿到这五集试播的成品,几乎喜极而泣。

带着作品联系投资人,果然让他们更感兴趣了。几个地方都愿意投,有关系不错的朋友悄悄说,内部也提出新的方案,如果在有影响的平台播放,数据很好的话,估值会更高。

他再次发挥能动性,托人找路子,但大电视台的报价超出预期太多。地方台的合作模式又不满意,卫视的条件又觉得苛刻,最后决定,先在网络平台播放。

一周有几十万点击,大多数也是正面评价。

投资人非常欣喜,谈判进入实质阶段。但他没想到还要从对赌协议开始,而且将来投资人还要派监军,监管项目的方方面面。他觉得这是侮辱,完全接受不了。

愤然离开后,他开始焦虑下一步,主要是没钱再制作影视剧了。

前期太冲动,追求精益求精,自己攒下的资金花得差不多了。但项目还是没落地。


不做影视了,那就做内容书刊。这个花费肯定比影视小,他觉得手到擒来。

但书刊也有问题,无论是找出版社投稿,审稿,或者书号,都很麻烦,周期长,而且赚钱也不易。

接着,董平试了音乐,舞蹈,朗诵,戏曲;然后发散到服装,玩具,学习用品,再到课件,软件,硬件pad,都尝试去搞一搞。但因为没有资金,只能纸上谈兵。

这几年来,他典当了珍藏的手表和家人的首饰,卖了自己的车,抵押了父母的房,孤注一掷。

但还是失败了。

天亮还早,他不知明天什么样。

野心,就像撒气窜飞的气球。握不住,抓不着。

系列故事(三十六)“筚路蓝缕”。

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指驾着简陋柴车,穿破烂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后形容创业的艰苦。

关注我,看更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