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20年熬出头 “换电第一人”的创业故事足以拍励志片(二)

佚名 举报 | 买帖


打赢“三大战役”,换电模式依靠政府示范工程打响知名度;迎来战略投资者与重磅客户,推动换电模式在ToB市场站稳脚跟;政策东风与产业成熟,换电模式由ToB走向ToC。

兰州只是张建平在换电赛道上的第一站,其创业的转折点是2004年,那一年年底他成立北京电巴,决定转战北京。

登上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借助世界级的大舞台展示技术实力与商业理念,是当时张建平当时心目中的“三大战役”。

张建平深知,换电还是新生事物,仅靠在兰州的小范围示范运营很难成气候,需要更大更好的平台来证明自己。

事后来看,这一决定十分正确,如果一直偏居兰州一隅,远离汽车产业核心圈与政府决策者视野之外,哪怕有很好的技术与商业理念,张建平的换电梦想很可能早就折戟了。

2006年最后一天,张建平带着团队和公司全部设备,在北京通州宋庄安了家。在北京的新厂区组装好换电设备后,张建平和团队开始邀请行业专家前来参观考察,获得了新能源汽车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等专家的认可。


有了行业专家的背书,北京电巴开始进入政府部门的视线,迎来一波波政府部门人士的考察。张建平和北京电巴也在一次次的接待演示中,向政府决策者们展示快速换电的高效、安全等优势,其技术和产品也获得参观者的一致认可。

最终,在行业专家们的力荐之下,2007年3月,北京奥组委决定在奥运村内全部用可换电的纯锂电公交。北京电巴由于在换电模式上已经探索数年,申请相关技术专利并有实际运营经验,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电动公交快换系统的供应商。

两个多月后,张建平就带领北京电巴在北京奥运村搭建起一座换电站,这也是全球首个大规模示范运营的换电站。Better Place的首个换电站于2008年建成,晚了将近一年时间。

2008奥运也成为换电模式首次大规模示范的舞台,北京电巴负责的50辆采用快换模式补充电能的纯电动公交,运载15万人次行驶13万公里,零故障、零抛锚。


参与2008北京奥运对张建平和北京电巴来说可谓一次质的飞跃,不仅获得创业以来的首个订单;还针对换电站的一系列技术如快速更换机器人、动力电池储存平台、电池箱体等申请20余项专利;最重要的是,有了2008奥运上的成功展示,张建平与北京电巴一战成名。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一开始没把换电技术考虑在内,张建平凭借扎实的技术产品与成功运营经验打动了对方。

为了拿下上海世博会的订单,张建平再次做出破釜沉舟的决定,将公司搬迁到上海,成立上海电巴,落户在上海临港。

最终,在另有三家企业参与竞标的情况下,上海电巴胜出,不仅为世博会提供快速换电的终端设备,还取得纯电动车充换电电站的运营服务资格。

上海电巴为上海世博会投建了全世界最大的换电站:4通道、8台设备同时换电,服务于世博园内的120辆纯电动公交车。最终运营结果同样十分理想:更换动力电池59028次,服务车辆行驶总里程超400万公里,运输客流8000万人次。

这是继2008北京奥运会后,换电模式再次大规模成功示范运行。接下来的2010广州亚运会,上海电巴不仅顺利拿到订单,还首次以商业化模式运营充换电站。

截至2013年5月,电巴负责投建运营的三大换电站,共服务近300辆电动公交,这300辆纯电动载客近2亿人次、行驶2000多万公里,快换动力电池37万次以上。


10多年过去,张建平和电巴虽然拿下三大战役,通过积极参与政府示范工程展示换电技术的可行性。但面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刚起步、产业环境不成熟的大环境,上海电巴也主要依靠政府示范工程的订单勉强维持生存,想要商业化挣大钱依然困难重重。

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初期也更支持符合主机厂胃口的充电模式。曾来中国寻找希望的Better Place这一明星创业公司的倒下,以及2010-2012年左右高度看好换电模式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巨头纷纷碰壁,更让一些业内人士不看好换电模式,判定其是“死路一条”。

不管外界争论几轮,张建平始终认定换电模式大有可为。到了2016年,张建平的换电事业再次迎来转机。

一方面,迎来重要的战略投资方,奥飞娱乐的幕后老板蔡冬青押注投资,联手张建平成立奥动新能源。奥动新能源吸收合并电巴,开始战略转向,拓展乘用车领域的业务,加速商业化运营的步伐。

另一方面,迎来重大客户,同样看好换电模式的北汽新能源决定针对网约车、出租车等用户大范围推广换电模式。2016年8月,北汽新能源联手奥动新能源与上海电巴,在全国大力推广换电模式。


之后,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张建平在换电赛道上迎来越来越多的同行者,最为醒目的同行者当属蔚来汽车。

2017年年底,新造车龙头蔚来汽车发布首款汽车并高调宣布将换电模式纳入补能系统。换电也成为蔚来当时被诟病最多的一点,质疑者认为这不过是蔚来画大饼圈钱的又一套路。

但蔚来顶着质疑一路坚持下来。不仅如此,2018年5月,蔚来便投资了奥动新能源,这也是奥动新能源的A轮融资。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走高、电动车自燃事故不断、动力电池回收也日渐紧迫。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2019年,工信部经过调研后开始力挺换电模式。2020年,一系列利好换电模式的产业政策出台。

拥有20年探索经验与技术积累的奥动新能源,是换电领域无可争议的独角兽。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换电站TOP10省份换电站保有量共有1298座。

在换电站数量方面,2021年之前奥动新能源一路领先,2021年虽被蔚来赶超,但在第三方换电公司中依然大幅领先。

比外在数据规模更具说服力的是奥动新能源在换电领域积累的技术壁垒。官方数据显示,奥动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1100余件专利申请。其中,有效专利超过490件,发明专利数量超过670件,且已授权的发明专利约70件。同时,已参与起草建立9项国家、国际及行业标准。


2020年广州车展上,奥动新能源发布2025战略规划,计划到2025年时覆盖全国100座城市,运营5000座换电站,换电服务能力达到200万辆车。

半年过后,这一目标就翻了一倍以上。2021年5月,蔡冬青出席行业论坛时透露:“奥动新能源最新的发展规划目标是:在5年内完成10000座换电站投建,达到1000万辆以上的换电车辆服务能力。”

换电模式火了,以往参展时只能和零部件厂商同一展馆,门前冷落的奥动新能源,从2020年开始,开始进入主展馆,展台门庭若市,参观者络绎不绝,媒体报道也是一波又一波。

换电模式迎来东风,奥动新能源也开始受到资本追捧。在获得蔚来、北汽新能源投资后,2020年,奥动新能源获得日本软银子公司投资。

2021年9月,奥动新能源宣布完成B轮投资,次轮融资由政府平台基金—广州金控与广州开发区凯得组建专项基金,中国石化恩泽基金联合战略领投,多家社会资本机构跟投,业内流传其市场估值过百亿元。

图片:来源网络